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智能终端处理器 智能云服务器 软件开发环境

新闻中心

关于完美体育

公司概况 核心优势 核心团队 发展历程

联系完美体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页 > 产品中心 > 智能终端处理器

《上财商完美体育学评论》第四辑 商学访谈: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中国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发布时间:2024-01-25 02:10浏览次数: 来源于:网络

  《上财商学评论》是由上海财经大学主管、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主办的一本刊物,以研究“海派商学”为办刊特色。在主题上,已出版六辑分别是:百年商学、未来商学、元宇宙、全球化、城市美好以及人工智能崛起,不仅回顾了海派商学的历史,还展望了商学的未来,更关注当下的商业热点。在视野上,它立足上海的城市和商业动态,讨论其中的海派管理和海派文化。在时机上,国内国外的双循环的新格局也召唤我们去研究新时代机遇下的新海派商学。

  注:本文选自《上财商学评论》第四辑的“商学访谈”栏目,本文为编辑部访谈安徽聆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林满佳的主要内容。

  2006年末,一部名为《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备受关注。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国家。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创造着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有了中国的参与,全球化的内涵更丰富、有更多的变化。

  古代中国有四大发明,当代中国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探月工程、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量子计算机“九章”、C919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复兴号”高铁……这一个个标记了“中国制造”的成果让全球惊羡。

  国家崛起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产业从追赶到跟随再到领先的过程。但目前,除了5G通信等少数行业引领世界外,大部分行业仅处于跟随和追赶阶段。然而,可喜的是,我们正迎来一个弯道超车甚至是换道超车的机会——物联网(IoT)技术革命。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物联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这场新工业革命以人、机器和资源间实现智能互联为特征,日益模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产业和服务之间的界限,为实现更高效的经济增长提供无限机遇。

  在经历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革命后,物联网时代的革命有望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下一次浪潮。未来,“智能”将是物联网时代最核心的生产力,人工智能(AI)将渗透云计算、边缘计算、设备端和应用的各个层面,与物联网设备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的移动4G通信技术成熟,5G通信技术全球领先。三大运营商都积极参与物联网建设,支持新标准的制定。从2009年开始,我国对物联网的关注和推广程度都较高,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在物联网的某些领域引领潮流,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

  在这一轮国家发展的窗口期内,不少中小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从底层助推国家与民族的崛起。安徽聆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聆思科技”)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行业领先的智能终端系统级芯片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居家电、教育办公、消费电子等领域。聆思科技致力于将全球领先的智能算法与业内领先芯片设计深度耦合,打造具有极致性价比的单芯片解决方案,推动万物智联时代的真正来临。

  聆思科技的创业方向正好踩中了下一轮产业升级的风口。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表示,到2023年底,我国要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并实现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个。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这对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大势下,中国物联网企业不仅要练好内功,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更要积极拥抱全球化。全球化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但我们相信,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中国“出海”力量必将成为全球化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也有能力抓住时代的机遇,助力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用实力证明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并不逊色。

  作为中小企业的一员和下一轮产业升级大潮的领先企业,聆思科技会如何看待中国芯片产业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发展现况?

  《上财商学评论》:中国目前的芯片自研现状是怎样的?这一波芯片自研热与2000年的芯片热有哪些区别?

  林满佳: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从事国产替代,更关注于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与提升质量、如何更好地完成交付。中国芯片产业正逐渐形成正向循环,走上坡路。

  以前,供应链是安全的,大家对国产芯片嗤之以鼻;近几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供应链安全成为关注的问题,大家开始重点考虑国产芯片。

  《上财商学评论》: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中国芯片的?将您的创业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林满佳:我的创业经历开始得比较早,2012年正值移动互联网兴起,正在读大学的我很幸运地进入了软件行业。当时,做了很多知名的智能手机应用,一些大家用到很多的知名社交软件,可能就是我们团队写的代码。

  后来,机缘巧合进入硬件领域。正值谷歌智能眼镜(Google Glass)发布,全世界都觉得这是趋势,我们就立刻做了一款中文智能眼镜,但由于智能眼镜出现的时间太早、技术不够成熟,这个项目失败了。

  之后,团队又做了一些有趣的软件,如火爆微博的椰树椰汁包装生成器、可以在桌面看见地球实时画面的应用、安卓应用图标编辑工具等。这些应用获得了很多奖项,也得到了国内数字消费指南平台“少数派”及很多媒体的好评。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注到芯片。我一直相信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云”“端”“芯”一定是一体的,所以开始投身做芯片的业务。

  林满佳:现在做硬件,业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太“慢”了。仅仅只是打样,最快也要3个月时间,这在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软件界看来,速度实在太慢了。所以,聆思科技创立的初心就是要提供更高效的工具,让相关企业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更快更好地落地更多产品。

  硬件开发效率慢,是中国产业界的一个棘手问题:芯片是芯片,软件是软件,算法是算法,三者是割裂的。而做硬件产品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将三者进行整合,仅依靠企业自己效率太低了。

  我们创立的聆思科技,就是希望能将各方面有机整合,将成熟的云服务模式复刻进芯片行业,从而一站式地解决海尔、美的等相关硬件企业在产品研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硬件企业快速落地。

  虽然公司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尝试阶段,但仍会动用资源朝这个确定的目标努力,加快标准的统一,加速硬件落地的过程。

  林满佳:我们的核心技术可以简单总结为“三位一体”,即软硬结合+“云、端、芯”。

  首先是芯片。芯片如果不过关,就很难做出好的产品。芯片不好用,在软件层面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创新进步。其次是算法。芯片+算法就是软硬结合,这才能把算法的优化做到极致。

  这里详细解释一下。在数字时代算力(芯片)很重要,但如果大家都简单地认为创业竞争拼的是算力,那未免将竞争想得太过简单了。如果创业最重要的真的只是算力,那最后赢的大概率只有谷歌或微软,因为它们有的是算力储备。

  现实全然不是如此。举个例子:20世纪90年代,C语言很流行,人们觉得它的性能很高;慢慢进入Java、Python时代,人们觉得重要的是效率;到了2008年,随着Golang、Rust等新的编程语言出现,人们又觉得效率与性能一样重要。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芯片与算法,并不是算力越高越好,而是在特定算力条件下要把算法优化到极致,才能将成本降到最低,二者协同是最好的。

  林满佳:聆思科技肯定是值得关注的。从一位技术人员的立场来看,我觉得现在需要的是掌握中间平台的公司。

  很多创业书籍都会劝诫:初创公司不要做平台。但我想表达的是,平台有大小之分,华为做的是大平台,而中小型公司可以做类似树莓派、开源软件框架、编程语言等小平台。

  为什么平台很重要?因为对我们公司来说,投资回报率很重要。提高投资回报率就需要平台效应,需要依靠平台的复用率。复用率也很重要,如果平台的复用率无法提升,公司也就很难有未来。总之,我觉得应该关注特定领域的平台型企业。

  说到人工智能物联网,很多人觉得应该做智能灯、智能家居等,事实上,这个领域的未来属于Facebook、谷歌、亚马孙等巨头型企业,小公司机会渺茫。

  那我们该关注什么呢?我更关注智慧农业等有可能被人工智能物联网赋能的传统产业。比如,我的朋友在美国做智慧养牛业务,通过在农场装置各种相关设备,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商业模式上,对每个农场每年收取20万美元左右的服务费,收益非常稳定。这些传统领域才是人工智能物联网真正有机会的地方。

  《上财商学评论》:为解决芯片产业的“卡脖子”问题,国家制定了2025年实现70%芯片自给率的目标。2022年1—4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1 860亿片,较2021年同期的2 100亿片下降11.4%。有媒体认为国产芯片的拐点已到,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林满佳:芯片的拐点是否到来,不能单纯地看数据,要考虑具体情况,如相比2021年,2022年1—4月我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较明显,这可能导致集成电路进口数量的变化。所以,芯片拐点是否到来需要结合更长远的数据看。有国家政策支持,国产芯片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林满佳: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因为这是国外芯片的短板领域,这个领域更需要的是灵活、专用的芯片方案,传统的通用芯片领域难以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而国内企业深入市场,加上国内智能硬件的发展,算法的不断成熟,所以这个领域是一个能实现高度国产化的潜力领域。

  《上财商学评论》:聆思科技自研芯片为什么选择系统级芯片,而不是像很多手机厂商选择图像信号处理(ISP)、电源管理、神经网络处理(NPU)等辅助类专用芯片?

  林满佳:人工智能物联网发展了七八年,已经非常成熟,而人工智能在终端设备的应用渗透率还在起步阶段。对照物联网发展的路线可以看到,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物联网模组技术突破后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在端侧人工智能(On-device AI)发展的道路上,会发现人工智能物联网场景碎片化、海量化,芯片与算法分离,这对需要应用的第三方十分不友好,周期、成本、技术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我们认为,只有将芯片与算法结合起来,打造高集成度的极致性价比产品,才能有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物联网领域的规模落地和发展。

  林满佳:聆思科技的核心技术可以总结为“云、端、芯”三位一体,但这会造成芯片的通用性受阻。三位一体的不可控因素是能不能很好地检视市场或是预判市场,做好合理的算法储备。

  聆思科技的优势在于同时具备很强的芯片团队和算法团队,在技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所以能非常好地把握市场发展趋势。

  林满佳:当前,聆思科技已经实现第一代智能语音交互芯片CSK3000/4000系列的量产,该芯片在家电家居、办公教育、消费电子、智能车载等市场有广泛应用。

  新一代更高性能的CSK6000系列已投入市场,采用了更先进的22nm工艺、多核异构的架构,集成了ARM Star MCU、HiFi4 DSP,以及聆思科技全新自研设计的神经网络处理内核,算力达到128GOPS,能效比实现大幅度提升。

  包含蓝牙、第六代无线)技术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系列芯片已在紧锣密鼓的研发阶段,将于近期陆续发布上市。

  未来的规划是,通过不断自研积累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所需要的核心知识产权,像搭积木一样对这些知识产权进行组合应用,以灵活面对各层级市场的需要。这也是聆思科技源源不断的技术与产品实力的体现。

  林满佳:芯片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想要成功,条件缺一不可:政府或其他投资方口袋够深、决心够大。集成电路从材料到装备再到制造工艺,需要二三十年才有可能做出,需要有关键的带头人,需要和客户一起反复验证,需要和设备长期磨合的工艺。

  《上财商学评论》:2022年的半导体投资似乎遇到了“寒潮”。年初科创板上市的芯片公司频频破发,1月上市的6家芯片公司里,就有国芯科技、天岳先进、翱捷科技、希荻微、臻镭科技5家公司在首日破发,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林满佳:外部环境对经济发展有剧烈影响,让整体投资环境变得谨慎。投资热潮过去后,泡沫会消失,这其实是行业通往成熟阶段发展的必经之路。半导体企业会更专心地自研技术,深入市场。

  林满佳:中国芯片自研是非常明确的方向,当下在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领域都有很大的进展。但对比国外,虽有很大差距,但赶上只是时间问题。

  我认为,中国芯片自研需要重点发力且长期打磨的是芯片生态。目前,主要的几家公司都各自独立研发芯片,没有形成整合之势,每家公司都是从0到1,且对国外的很多技术较为依赖。打造芯片生态,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

  《上财商学评论》:从整个产业周期看,您认为物联网产业目前正处于哪个位置?

  我是 “90后”最早接触编程的,很早就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学会了编程,亲历了互联网浪潮来袭、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和物联网曲折发展。在我看来,这一轮创新正处于峡谷的最底部。

  前几次创新变革是顺利衔接的,如从个人计算机到互联网是延续上升的,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半延续的,间隙期非常短。2008—2012年,短短四年就完成了发展过渡,甚至2010年就已经爆发。2010年有个现象非常明显,大学生几乎都标配了安卓手机,大学里的各种比赛也与安卓相关。

  但是,物联网产业从2014年或2015年就开始萌芽,到现在都没有完全爆发。在手机出货量已经达到S形曲线顶点的当下,物联网产业的“龟速”发展对整个信息技术产业是相当危险的。要知道,信息技术产业有一条“魔咒”——不增长就会死!

  过去的几次产业寒冬都是这样。比如,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时,产业阵痛就非常巨大,很多人失去了创业奋斗的方向,产业发展的确被新的“间隔”卡住了。

  《上财商学评论》:借助中国的市场优势和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优势,中国企业是否有机会主导未来相关产业的发展?

  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至少要经过两个“循环”。苹果公司虽然引领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但它在整个互联网周期内几乎是没有地位的。在个人电脑革命的浪潮中,苹果公司确实从创完美体育业公司成长了,但它的体量依旧很小,远不及世界500强公司的规模。我认为,只有在前两轮中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公司,才能引领下一轮的技术变革。

  中国企业中,有可能引领下一轮技术浪潮的公司,大概率不是现在的中小企业,更不是现在的创业企业。

  那么,“小公司”应该怎么活下去?“小公司”应该先在下一轮完成公司发展必需的原始积累,成长为一个“大公司”,再去考虑如何引领行业的浪潮,让自己从“大公司”变成“伟大”的公司,再从“伟大”的公司变成“冠军”公司。

  《上财商学评论》:近日,国内芯片龙头公司韦尔股份宣布,拟在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一些媒体称此举为“出海”。那么,国产芯片“出海”现状如何?

  林满佳:当下,国产芯片“出海”面临技术和政策的双重挑战。发达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较成熟,且各项政策壁垒对国产芯片不太友好,因而不建议国产芯片盲目“出海”。更多还是要看芯片的应用场景和目标市场。

  《上财商学评论》:聆思科技如何助力企业的国际化布局?目前已经取得哪些成绩?

  林满佳:聆思科技的很多客户都是国际化企业,如海尔、美的,我们会以技术和能力助力客户进行国际化市场布局。聆思科技在多语种领域已经打磨出较成熟的方案,并在持续攻关更多的语种来助力企业以智能产品布局海外市场。比如,我们为海尔打造了英语空调,也有日韩语的风扇,以及面向海外市场的机器人等。

  聆思科技的创立时间还比较短,当前主要在打磨自研芯片和生态,近期的市场发展重心都在中国。

  《上财商学评论》:国产终端系统级芯片产业相较于国外有哪些优势?聆思科技如何与国外老牌芯片企业在终端系统级芯片领域竞争?

  林满佳:国外老牌芯片企业的方案更多的是通用芯片,很难配合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人工智能物联网是非常碎片化的市场,从成本、算力讲,通用芯片很难满足专用市场的需求。

  聆思科技的优势在于芯片+算法一体化的模式,可以打造专用、极致性价比的方案。而且我们有非常专业的团队将方案落地。

  《上财商学评论》:目前,中国出产的芯片/元器件以中低端为主,芯片产品附加值不高,同质化相对严重,容易打价格战。如何扭转这一局面?

  林满佳:国产芯片发展的年限还比较短,高端技术对国外依赖比较严重。中低端是入口,国产芯片先要站稳中低端市场,在此基础上慢慢向上渗透。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人才、政策、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提升。

  我们看到,国家(包括很多大企业、高校)已经在布局高端市场,相信国产芯片打入中高端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上财商学评论》:您有不少国际开源社区的经验,聆思科技也有一些开源方面的项目。请问,聆思科技目前在开源方面的进展如何?

  林满佳:我做过不少开源项目,如“椰树广告”生成器,它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本身很有趣。

  聆思科技开源的是工具,想要一下子火比较难。我们在当前阶段以服务为主,开源的目的是服务好我们的客户。因此,我们没有将开源列为公司的任务,也没有设置具体的指标,只要能服务大众就可以了。

  创业是有科学方法论的,成功可以被复制,失败可以被避免。创业早期,没有商学思维可能并不是大问题,但越往后会越累。企业要想壮大,学习一些商学思维无疑是事半功倍的举措。

  传统上,中国商学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但目前已经看见了改善的迹象,而且数字技术也正助推理论应用于实践。总之,创办商学教育非常有价值,对创业者的创新、整合资源、应对风险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上财商学评论》:在目前的全球化背景下,您对中国商学教育有什么建议和期待?

  林满佳:中国的商学教育应该培养更有创新意识、担当意识及社会责任的新一代企业家,为更多高新技术行业培养强劲力量,增强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力。

  林满佳:我相信,聆思科技一定能成长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这是我很确定的。我们都还年轻,年轻就要有必胜的信念。

下一篇:完美体育联想阿木:人工智能电脑加速人工智能普惠
上一篇:完美体育智能感拉满网友:过年回家就开银河L6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